異位性皮膚炎可分三個時期。﹝一﹞嬰兒期:主要是發生在兩個月到兩歲間,大部份在頭部、臉或頸部呈泛紅,濕疹樣變化,有時搔抓太過份而小水泡或浸透液,慢慢變成痂皮。第二期是幼兒期,皮疹分佈較廣,遍及身體,四肢伸側,臂彎,膝蓋窩等皮膚皺折,此時紅斑不明顯,水泡較少,以丘疹為主,但由於長期搔抓,會逐漸出現苔癬化,如果嚴重時會感染細菌,真菌或病毒。﹝三﹞成人期.
異位性皮膚炎的確實病因未明確,可能與免疫系統有關,且常常與氣喘,過敏性鼻炎或蕁麻疹等疾病同時發生在同一家族中,所以在不同的疹子表現會有不同的診斷,而且遺傳得到過敏體質是其中一個原因。
天氣及濕度的改變,接觸到毛料、綿羊油、油脂類、清潔劑等會使病情惡化。適量的抗組織胺的使用會減輕病人的癢感及控制激動的情緒,有良好睡眠,會使病情改善。
所以儘量穿著純棉衣物,床單、枕頭套、被單、毛巾亦要常常清洗,晾曬在陽光下,皮膚盡量保持清潔是重要的事, 如果紅點及不舒服有增加的話還是要看醫生ㄡ
|